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以及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是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它们当前虽然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充气橡胶护舷主要活跃在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制造环节,但在世界海洋工程产业中的市场地位日益上升,已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工程产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俄罗斯、中东国家等资源大国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产业,东南亚国家则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抓住欧美企业在亚太和中东市场建立“中转站”的契机进入海洋工程产业。这些国家的发展策略不尽相同,巴西和东南亚国家推行“Local Content”(当地工作量)政策,大力扶持本国的海洋工程企业。俄罗斯以本国能源公司的系列订单为“诱饵”,邀请日本、韩国等海工企业在俄罗斯建立合资公司,推动本国传统造船业向海洋工程产业转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海洋工程产业内新的竞争者。
当前,巴西、俄罗斯在工程施工装备和FPSO建造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船舶下水气囊中东的阿联酋等国家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固定式生产平台建造领域颇具竞争实力。东南亚国家在浅水工程施工装备、生产装备的建造领域和浅水安装和维护业务领域有一定实力。
我国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进军海洋油气工程产业,并参与到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制造和安装两个业务环节。随着世界海洋石油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全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当前,我国企业在世界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克拉克松的统计,2010年我国共交付各类海洋钻井平台16座,新承接自升式钻井平台5座,海洋平台模块10座,游艇碰垫拥有全球海工装备建造15%的市场份额。
截至2010年底,我国半潜式钻井平台手持订单量已超过韩国,仅位居新加坡之后,全球排名第二,而自升式平台手持订单则超过新加坡和阿联酋,在全球排名第一。同时,我国在工程施工装备的建造方面也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承接的工程施工装备建造订单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船舶靠球韩国是传统的造船强国。依托在船舶建造方面的实力,韩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涉足海洋工程产业,90年代开始加大对海洋工程市场的培育,大举进军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建造和维护环节,并涉足安装等环节。
韩国企业目前在海洋工程产业的高端建造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钻井船、FPSO等高端海工装备的总装建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几乎垄断了浮式钻井生产储卸油装置(FDPSO)、浮式储油再气化装置(FSRU)、船舶护舷防碰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卸油装置(LNG-FPSO)等新式高端海工装备产品的建造。
韩国企业在海洋工程维护业务领域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钻井装备和施工装备的升级改造方面。2011年,韩国在海洋工程建造和维护业务领域的新订单高达350多亿美元。
在取得钻井船等高端海工装备建造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充气护舷韩国企业在海工装备设计业务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很大发展。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大宇造船、STX造船等企业,已经具备了大多数所建造的海工产品的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能力。
韩国企业在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安装业务领域也有很大发展,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韩国主要海工企业都拥有较强的工程作业船队和海上安装技术能力,在固定式生产平台、浅水海底管线、FPSO等产品的安装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韩国政府正在努力促进韩国企业在全球海洋工程市场地位的进一步提升。2011年,韩国把开发高附加值的LNG-FPSO技术作为一项“国策课题”。该课题包括两个子课题,预算规模为260亿韩元(约合2300万美元),将在5年内实施。其中LNG-FPSO工程应用技术,聚氨酯靠球开发课题预算为90亿韩元,其主持机构为韩国国有天然气企业KOGAS,主要研究内容是优化工程的技术开发、安全设计和工程技术的开发等;另一项是LNG-FPSO装置设计及建设技术,开发课题预算为170亿韩元,其主持机构为现代重工,主要研究内容是装置上部结构(Topside)设计技术、装置建造技术、装置-CCS连接技术的开发等。韩国政府推出此项目的目的是确保其在LNG装置领域的竞争力处于全球前五位。
新加坡是传统的修船大国,自20世纪60年代转型进入海洋工程领域,开始一直专注于钻井平台建造,上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最大的钻井平台生产国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加坡海洋工程企业开始自主研发,进一步向高附加值建造领域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当前,新加坡在全球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建造和维护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设计和安装领域取得较大发展。新加坡企业在FPSO改造、半潜式平台建造和升级、游艇碰垫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和维修等领域处于全球市场领导者地位,船舶下水气囊在工程施工装备建造和升级方面也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以远东莱文斯船厂和美国钻井平台设计商Friede & Goldman公司合作研发自升式钻井平台Monarch为标志,新加坡海洋工程产业链从制造领域向设计研发领域延伸。2000年吉宝远东莱文斯公司(后更名为吉宝岸外海事公司)推出了自主设计的首座MOD-V B Class钻井平台。2003年裕廊船厂成功的运用其自主研发的Load-out & Mating-in-Dock技术建造了第五代动力定位超深水半潜式平台。2004年胜科海事的子公司PPL船厂启动了Baker Marine Pacific Class 37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自主设计。橡胶靠球当前,新加坡企业已经具备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工程施工装备等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